吉林西部河湖连通工程助推水产养殖业发展

时间:2020-11-09 来源: 作者:
摘要:近年来,吉林省西部依托自然河湖水系和兴修水利,应急补水助当地养殖户迎来丰收,也为当地生态旅游提供了有利条件。   

  “今年,我们撒下4.5万公斤蟹苗,收获了20万公斤河蟹!”养殖户程成指着大安市牛心套保国家湿地公园的苇塘说。

  但这里3年前曾面临湿地干涸、无处养蟹的尴尬。

  大安市位于吉林省西部,干旱少雨,土地盐碱化、荒漠化严重。“有水就是绿洲,没水就是沙丘”是当地流传的一句俗话——“绿洲”指的是湿地,在雨量充沛时,大安曾有星罗棋布的湿地。牛心套保湿地就是一处“绿洲”,这里总面积4200公顷,承担着维护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态良性循环的作用。

  牛心套保湿地能为河蟹生长提供丰富的食物。每年4月在苇塘中投放蟹苗,不施放任何饲料,9月,肥美的河蟹就爬满了堤岸。2013年,养殖户程成承包了100公顷水面,当年就获得了很好的收益。河蟹养殖带动了周边40多户养殖户致富。

  2016年,苇场申请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河蟹价格也翻了一番。正当大家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天公不作美——此后三年,吉林省西部江河来水量减少,牛心套保湿地水域面积大幅缩减,土地重新泛出白色的碱花,在这里养蟹几乎成了泡影。

  近年来,吉林省西部实施河湖连通工程,依托自然河湖水系和兴修水利,以提水、引水、分水方式,将嫩江、洮儿河、霍林河等水系资源引到湖泡中存蓄。2020年5月,借助河湖连通工程,牛心套保湿地应急补水3500万立方米,水域面积增加1000公顷。通过品牌打造和电商扶贫,今年当地养殖户迎来了大丰收,程成的20万公斤河蟹卖出了1200万元。

  牛心套保苇场场长李兴光介绍,应急补水使鸟类觅食和筑巢范围得到扩展,对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调节局地小气候,也为苇田草甸恢复、水产养殖和生态旅游提供了有利条件。(李双溪)



原文链接:https://www.cfsn.cn/front/web/site.newshow?hyid=10&newsid=41322
政讯通•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 政讯通•食品安全综合资讯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