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评“云服务” 助企零距离长沙创新食药审评能力助推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0-11-20 来源: 作者:

  

  

  周辉霞 谭茜

    厂房建好却不符合食品生产相关要求,怎样帮企业在建厂环节少走“弯路”?企业筹建过程中的疑惑如何能及时得到专业解答?食药审评是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入市后置许可环节的第一道关。

    作为“把关人”的长沙市食品药品信息与审评认证中心,围绕帮企业快上市、少跑路的目标,以专业服务扶企业入门,以智慧审评为产业赋能,以使命担当谱事业华章,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推动长沙食药审评认证体系和能力走向现代化,为长沙营商环境的优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长沙市食品药品信息与审评认证中心走进企业把好食品药品生产经营第一关。  

  

    专业服务扶企业:

    筑牢食药安全第一道防线做好守护者

    长沙市食品药品信息与审评认证中心,主要承担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等行政许可项目的申报资料技术审查和生产经营现场核查工作,以及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的复核。它也被视为食药生产经营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食品药品经营线长、点多、从业人员素养不是一般齐,要守好这道防线,并非易事。

    从思想认识上提高审评水平。食品药品审评工作专业性较强,有32种类型的审评业务,涉及各类法律规范20余部,各种技术标准等细则1000余个,在行政许可过程中起到把关定性的作用。审评中心采取业务培训、外出交流等方式,提升专业素养。“我们队伍的平均年龄不到35岁,拥有博士后、博士、国家级飞行检查员等高水平技术专家。我们要求审评人员要把‘四个最严’的要求落实到食品审评实践中,守牢食品安全底线,适应市民不断增长的食品安全需求。”该中心负责人说。

    在审评实践中提高助企效率。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首批开展集体用餐配送服务企业之一的湖南天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对此深有感受。

    为帮助这家企业的新场所尽快将《食品经营许可证》办理下来,审评认证中心加速对新生产车间现场核查,对生产经营场所布局、设施设备等进行了详细检查,并一一提出需要整改之处,以确保产品的安全卫生,让企业在最短时间内拿到相关许可,最快地投入到复工复产中。

    笔者了解到,截至2019年,审评中心年均办理各类审评认证业务3000余件,组织现场勘查2500余次,派遣审评员5000余人次,推动着长沙食药企业高质量的发展。

  

  长沙市食品药品信息与审评认证中心借助信息化技术打造智慧审评“云”服务站,为企业提供零距离的服务。

  

    智慧审评促产业:

    引入信息技术提供审评“云服务”勇为开拓者

    在市场监管领域,监管对象与监管人力比相差较大,对监管措施的拓展和效率的提升,提出更高的要求。近年来,长沙加速发展,主体如鲫入市,同样对审评力量也是挑战。

    抓住数字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对食品药品审评进行智慧化改造,是该中心寻找到的答案。

    在审评中心,有一套代表着长沙食药审评智慧化水平的审查服务“云系统”,它将数字技术、信息技术与审查专业要求相结合,打造出一个集“沙盘模型直观展示、平板终端详细演练、手机VR立体呈现、咨询服务量身订制”为一体的审查指导中心。该中心10月底完成搭建,并开始服务于企业。

    直观且鲜明,是这套体系的特点之一 。走进这间展示室,映入眼帘的是一个2.5米宽、4米长的沙盘。沙盘上放置的是四栋厂房和两栋经营场所的立体示范模型,分别是集配企业、中央厨房、桶装水和速冻食品生产企业,药品和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模型每一个隔间的名字、作用等,都张贴在隔间里。

    “我们平时在接触经营业主过程中发现,要将繁杂的生产标准内化为经营者的主观意识,文字阐述的力量有限。”该中心负责人介绍,移动互联、特别是5G时代的到来,他们将审评要点进行可视化、模型化改造,经营企业一看就知道,自己的厂房要如何布局、车间怎样配置才合理,避免出现“审后重建”“边审边改”的情况,有效地节省成本。

    虚拟又现实。平板终端演练和手机VR呈现,将虚拟与现实打通,前者便于对企业生产经营场地等进行精细化的指导,而后者则是将审评对标准生产经营场地的要求,进行数据化处理,形成3D模型进行呈现。企业经营者可以在实际的生产经营场地,根据手机VR的呈现,增加企业对车间设计和经营场所布局的空间认识。

    笔者了解到,审评“云服务”只是该中心对接数字时代的起步尝试,围绕着在审评中将指导前置、服务前移的目标,该系统还将增加移动使用的便利,进一步优化用户体验。

  

  长沙市食品药品信息与审评认证中心将食药审评服务前移进企业、进园区,让干部多跑路、企业少跑路,优化了营商环境。

  

    使命担当干事业:

    压缩办事时限 做营商环境优化的推动者

    近两年,长沙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以活跃市场主体,拉动经济发展。在推动营商环境优化上,长沙市食品药品信息与审评认证中心使命在心,担当在肩。

    优程序、压时限,让企业入市之路快起来。

    “审评中心‘帮代办’,避免新厂建设走弯路。为我们省出来的每一天,就是我们实实在在赚的利润。”长沙彭记坊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这家企业去年在宁乡经开区投资1.3亿元新建生产基地。为让企业的产品生产与市场最快对接,中心在生产基地即将竣工之际,联合长沙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审批处,就食品生产许可证办理工作进行提前介入指导,开辟绿色通道,实行 “帮代办”,确保新基地竣工即获证、生产不断档。

    笔者了解到,在今年年初,在不降低审评标准的前提下,持续优化审评程序、压缩审评时限,食品生产现场核查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药品和医疗器械审评时间在原有基础上再压缩2个工作日。

    阵地前移、服务入企。工业园区是审评对象比较集中的地区。为了让审评对象少跑路、甚至是不跑路,2019年,该中心在宁乡经开区、海凭医疗器械产业园,分别设立了“服务产业发展工作站”,安排工作人员定期驻站开展服务,让干部多跑路,企业少跑腿。目前已派出干部45人次到园区服务,服务企业115家,解答企业难题160余个。

    2018年至2019年,该中心被评为全市文明创建先进单位、平安建设先进单位、优化营商环境群众满意单位、市级青年文明号。眼下,长沙市食品药品信息与审评认证中心正以服务、创新、担当,为推动长沙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原文链接:http://amr.hunan.gov.cn/amr/ztx/spaqx/ssawx/sawxxjlx/202011/t20201113_13958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