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推进食品安全体系建设工作综述

时间:2021-03-03 来源: 作者:

  

  

  齐心合力护食安

  ——湘潭市推进食品安全体系建设工作综述

  湘潭在线客户端1月26日讯(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津津)最近,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传来喜讯,2020年湘潭市食品安全群众满意度为82.04分,较去年提高了2.2分,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食品安全关乎百姓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衡量一个城市幸福感的重要标志。去年以来,湘潭市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食源性食品安全问题底线,促使全市食品安全形势稳中向好,为提升食品安全群众满意度、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技术评估添砖加瓦。

  破难题

  在餐饮行业,小餐饮店因基础设施薄弱,成为食品安全监管中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去年,湘潭市在持续推进小餐饮提质改造、实施“六小门店”示范街达标竞赛活动的基础上,采取多方联动的形式深入开展小餐饮专项整治,以着力破解小餐饮监管难题。如今,众多小餐饮店大变样,不仅环境变好了,服务质量也大幅提升。

  “除了小餐饮店,大米、豆制品等也是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难点。”市食安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为破解难题,湘潭市专门成立了联合行动工作组,紧盯大米、豆制品、小餐饮店、校园及周边、网络销售等领域,持续开展“护老”、“护源”、“护苗”、餐饮质量“网剑”、野生动物及活禽交易、冷链食品风险排查等行动,严把食品安全关。

  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全市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逆行”而上,充当着生力军的角色。他们一边前往农贸市场、餐饮超市等处,督促落实防疫措施,查禁野生动物交易,严查商品质量;一边指导各生产企业做好食堂食品安全工作,发挥自身优势对食堂原材料进行抽检、快检,确保职工“舌尖”安全。

  在监管部门的引领下,经营户的食品安全意识也在不断提升。岳塘区田园小镇餐厅负责人洪利锋说,自辖区推出“阳光餐饮”智慧监管平台后,餐厅主动加入监管平台,24小时全流程、无死角监控,让餐厅、后厨人员在制作过程中更加认真、细致。

  齐上阵

  “各位村民,大家听清,采食蘑菇,谨慎小心呐。”去年10月,一曲《毒蘑菇,惹不起》的花鼓小戏引来了众多村民围观。这出由湘潭县食品安全委员会与当地花鼓戏爱好者共同创作的花鼓小戏,将野生蘑菇中毒事例鲜活地演绎其中,用一个个真实的生活场景引导群众不采、不食、不买、不卖野生蘑菇,被村民称为最接地气的宣传。“《毒蘑菇,惹不起》是政府与民间联手护航食品安全的一个成功案例。”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去年,不仅花鼓戏爱好者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开展禁食野蘑菇宣传,食品安全协管员、食品安全信息员也加入其中,成为食品安全不可或缺的民间力量。此外,湘潭市还成立了市食品安全保护协会,并陆续开展了多场大型志愿活动,努力当好百姓食品安全的护卫军。

  为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湘潭市制定了《食品药品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每年安排奖励经费50万元,鼓励社会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2020年,湘潭市共受理食品类投诉举报774件,累计发放食品举报奖金13.92万元。

  在社会共治的推动下,湘潭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越发有力。数据显示,去年以来全市共侦办食品、药品、环境刑事案件50起,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33人,审理食品类刑事案件2起。同时,对重点领域开展集中整治,发现问题4642个,立案查处326起,罚没金额333.39万元。

  促发展

  对食品企业来说,食品安全是其生产发展的第一要素。这一点湖南聚宝金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深有感触。去年,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帮扶下,企业不仅实现了国内首条米制品专用粉项目除镉技术生产线顺利落户,还实现了30万吨/年的稻谷全利用清洁加工产业化建设项目顺利投产。

  “目前,湘潭市共有食品生产许可获证企业411家,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们除监管企业食品安全外,还担负着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责任。”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确保湘潭市招商引资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建厂、当年投产”的目标,湘潭市市场监管部门主动服务,安排专人对企业生产工艺、功能布局、资料审核等各环节进行指导,让企业如期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等证件,顺利投产运行。

  此外,湘潭市相关部门齐心合力,积极推进湖南省地方特色产品(湘莲)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设。这家以湘莲、槟榔等地方特色产品为检测重点,兼顾其他涉农、轻工产品质量检验的省级检测中心,在建成后将形成“产、学、研”联盟,以不断提高企业产品研发能力,提升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为湘潭市食品行业“走出去”提供技术支持,也为湘潭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贡献新力量。 


原文链接:http://amr.hunan.gov.cn/amr/ztx/spaqx/ssawx/sawxxjlx/202102/t20210201_14323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