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疾控发布提醒 福寿螺“暗藏杀机” 不能食用

时间:2021-05-08 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作者:佚名
摘要:近日,福建疾控”发布提醒,这段时间田螺上市,百姓购买时需分辨清楚,切勿误买误食“暗藏杀机”的福寿螺。   

  日前,福建省疾控中心官方微信“福建疾控”发布提醒,这段时间的田螺特别肥美,不过在吃之前要确定,你吃的是田螺,而不是“暗藏杀机”的福寿螺。

  随着气温上升,福寿螺繁殖季节来临。那么,福寿螺到底能不能吃?福建省疾控中心寄生虫病防治研究室专家陈云虹介绍,福寿螺是不能食用的。

  福寿螺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中间宿主,每只福寿螺内可含广州管圆线幼虫3000条~6000条。如果生吃螺肉,或食用未煮熟的螺肉,极易引起食源性广州管圆线虫病。

  感染此病后,幼虫会侵入人脑,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嗜酸细胞增多性脑膜炎,做血液检查可发现患者嗜酸性粒细胞水平急剧升高。

  患者进食螺肉后2天~5天内发病,临床表现为头痛,伴有恶心呕吐、颈项强直、活动受限、抽搐等症状,重者可导致瘫痪,甚至死亡。

  福寿螺外观与田螺极其相似,那么,在野外如何分辨福寿螺还是田螺?

  “福寿螺喜欢在离水面15厘米~40厘米的池壁、木桩、水生植物的茎叶上产卵。‘粉红色的卵块’是辨认福寿螺最容易的特征之一。田螺的卵为透明色。”陈云虹介绍。此外,福寿螺个大,要比田螺大好几倍;福寿螺的外壳呈淡橄榄绿色或黄褐色,田螺的外壳颜色则为青褐色。(陈丹)


原文链接:https://www.cfsn.cn/front/web/site.newshow?hyid=10&newsid=51919
政讯通•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 政讯通•食品安全综合资讯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