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禁捕”仅一年 鄱阳湖“鳤”游回来了

时间:2021-06-07 来源:食品中国 作者:佚名

  “快十年了,它终于出现了!”日前,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专家王生边展示一尾重47.4克的鳤时说,这是近期在鄱阳湖都昌松门山水域例行监测时发现的。

    “当时很吃惊,又不敢肯定,急忙联系其他专家比对。”王生边说,“这一尾鳤体型较小,估计为1龄左右,可以推断,‘消失’多年的鳤种群正在恢复。”

    鳤俗称刁子、麦秆刁等,曾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及其以南的江河湖泊中。它身体圆滚细长,头部比较尖,最大个体可达10千克以上。鳤鱼曾经是长江流域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近年来种群数量大幅下降,从“普通”变成“稀有”。

    “上一次在鄱阳湖监测到鳤是在2012年,近十年像消失了一样。”王生边回忆。与鄱阳湖的鱼打了15年交道的江西省农业农村厅禁捕办副主任詹书品说,涉渔工程、水质污染、过度捕捞是鱼种数量锐减的主要原因,“迷魂阵”等非法捕捞方式对鄱阳湖鱼类生存长期造成侵害。

    2020年1月1日起,鄱阳湖、洞庭湖开启为期十年的全面禁捕,人上岸、船收回、网销毁,以全面修复长江“双肾”。

    “‘十年禁捕’仅一年,鳤就回来了。这是禁捕成效的重要佐证。”詹书品说,“现在,科研人员在湖里下捕捞网进行科学监测,一网下去能打上二三百条鱼,之前只能打上四五十条。”

    2020年6月,江西省九江市水产科研人员还在鄱阳湖火焰山水域一次性发现上百条刀鱼群体,这是近十年来首次发现大规模刀鱼群体,表明湖区水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生物多样性持续恢复。

    鄱阳湖的江豚数量也在稳定增加。“江豚为胎生,近十年,鄱阳湖江豚数量稳定在450头左右,去年最多监测到了457头。可别小看增加的这一点数量,坚持禁捕十年,江豚数量有望增加至700头,鄱阳湖会再现碧波万顷、鹤舞鱼跃的盛景。”詹书品展望道。



原文链接:http://www.shipinzg.cn/f-news/newsshow-1041220.html
政讯通•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 政讯通•食品安全综合资讯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