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崇明区“渔光互补”项目实现大闸蟹数量、效益双丰收

时间:2021-11-08 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作者:佚名
摘要:近日,在上海市崇明区陈家镇裕安光伏电站的光伏板下,大闸蟹迎来丰收。据基地负责人朱振华介绍,今年投放的鱼、虾、蟹长势良好,如南美对虾,每年可养殖两季,每亩收益1万元。   

  “第一年产量就不错,这批蟹个头大、量也多!”近日,在上海市崇明区陈家镇裕安光伏电站的光伏板下,大闸蟹迎来丰收。

  螃蟹喜凉怕热,一块块在池塘上方架起的光伏电板成了蟹塘的天然“空调”。每天,这些光伏设备在水上吸收光热,将之转化成电能。水下,一只只大闸蟹正自由生长。这种“水上发电,水下养殖”的运行方式,能给池塘物理降温,给水下的螃蟹、龙虾和鱼营造舒适的生长环境。

  这一“渔光互补”项目位于陈家镇镇区北部的裕安养殖场内,占地近3400亩。项目通过利用原有鱼塘资源,在鱼塘上方进行光伏发电,下方水域进行渔业养殖,构建能源经济系统,打造集科普教育、观光旅游、休闲渔业于一体的综合产业园。这是“十三五”期间上海市新能源发电占比达国家要求的标志性工程,也是目前全市最大的“渔光互补”示范工程,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一次重要实践。

  基地负责人朱振华介绍,今年投放的鱼、虾、蟹长势良好,如南美对虾,每年可养殖两季,每亩收益1万元。项目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养殖、发电、环保“三丰收”。基地内,147个标准化鱼塘被一块块深蓝色太阳能电池板覆盖。光伏组件对阳光的遮挡大幅抑制藻类生长,有利于防治水污染,还能减少水体蒸发,节约水资源。

  这一项目于去年11月29日并网发电,第十届中国花博会期间,为园区提供超千万度绿色电能。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发电1.2亿度。朱振华说,未来还将继续进行民宿、有机果园、田园综合体等建设。崇明也在布局第二个“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上海华电崇明绿华44兆瓦“渔光互补”光伏发电示范项目,今年可建成。该项目建于绿华镇华星村渔业养殖场的水面上,占地1263亩。(茅冠隽)


原文链接:https://www.cfsn.cn/front/web/site.newshow?hyid=10&newsid=66368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 政讯通•食品安全综合资讯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