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不可盲目“进补”,小心虚假“套路”——松江区市场监管局科普讲堂进社区,教您分辨真假“保健食品”

时间:2022-01-10 来源: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作者:佚名

   中国民间以立冬为冬季之始,需进补以度严冬,特别是到了一定年龄的老年居民,一般都比较注重保健养生,所以保健食品也迎来了消费高峰期。那么,如何理性消费保健食品呢?
为进一步提高老年居民科学认知保健食品的能力,松江区市场监管局结合社区老年居民的消费特点,在方松街道江中社区特别开展了一期主题为“科学认知保健食品,防止虚假宣传各种‘套路’”的科普讲座,本次讲堂共有80余位辖区内的社区居民参加。

  
本次科普讲堂从案例分享、科学认知保健食品、冷静辨别虚假宣传及防止套路四个方面出发,对保健食品选购的消费误区、保健食品基本知识、如何认定、查询方法等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问题进行了科普。同时传授居民如何分辨保健食品和药品、保健食品和普通食品、保健食品和保健品的区别,识别保健食品虚假宣传陷阱,牢固确立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的概念,受到居民朋友的一致认同和好评。同时松江区市场监管局鼓励居民积极向市场监管部门提供违法违规线索,遇到欺诈行为及时拨打投诉举报电话12315。
松江区市场监管局温馨提示:
1.选购保健食品要选择正规渠道,选购时要认准“蓝帽子”标志,索取并保存好购买凭证;
2.保健食品不能代替其他食品,不能预防疾病,更不能代替药品治病,不要轻信“包治百病”,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3.“药到病除”?“权威证明”?“专家义诊”?“免费服务”?“健康讲座”?警惕警惕警惕!常见的套路:“免费”赠送/服务/旅游模式“引人上钩”、假称公益活动“冒用权威”、失实夸大宣传“现身说法”、主打亲情牌“温情攻势”、治疗效果好“立竿见影”。

  

  

  

   发布时间:2022-01-05


原文链接:http://scjgj.sh.gov.cn/410/20220105/2c9bf2f67e24ab21017e27c4ca74079a.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 政讯通•食品安全综合资讯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