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帮扶助发展 砥砺奋进谱新篇

时间:2022-05-17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作者:佚名

  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按照自治区卫生健康委的统一部署,分别于2019年8月和2021年9月开始,对喀什地区岳普湖县人民医院、和田地区于田县人民医院开展对口帮扶工作。自帮扶工作开展以来,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聚焦脱贫县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短板,采取“专家带骨干”、“师傅带徒弟”等方式,突出“建设规划、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质量管理”四条路径,从行政管理到临床医学,以“托管式”帮扶全面开展医疗卫生对口支援工作,在持续提升基层医院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的同时,有效解决了当地老百姓看病难问题,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健康保障。

  突出以需促供,增强“输血”体能

  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党委高度重视对口帮扶工作,主动与受援医院沟通对接,党委副书记、院长杨成新带领管理、医疗、护理等专家多次前往受援医院“问诊”、“把脉”,从存在的短板弱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入手,结合自身优势和当地实际,量身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工作规划,签订对口支援工作协议。同时,紧贴需求,细化年度目标任务,精心选派思想素质高、专业基础好、实践能力强的支援队员赴受援医院开展精准帮扶。截至目前,已先后选派了心内科、内分泌科、肾病科、全科医学科、检验科等15名医疗专家以及医务、财务等3名管理人员组成的三批帮扶队赴岳普湖县人民医院开展帮扶工作,选派脑病中心、骨科、呼吸科、放射科等5名医疗及管理专家赴于田县人民医院开展帮扶工作。

  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将“组团式”帮扶与“柔性”帮扶相结合,今年4月,杨成新带领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援疆博士符美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援疆博士李晓、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妇产科援疆博士龚青以及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张劬、血管外科主任戴季蓬、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刘强赴受援医院开展查房、手术、门诊、讲课等一系列交流活动。专家们通过坐诊指导、手术带教、远程会诊等多种方式,手把手将先进理念经验传授给基层医生,切实提升基层医院常见病、多发病以及部分危急重症诊疗能力,进一步满足群众诊疗需求,确保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帮扶目标。

  突出能力提升,完善“造血”动能

  为有效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让乡村振兴的健康底色“亮起来”,在帮扶过程中不但发挥“传、帮、带”作用,还注重从“输血式”支援向“造血式”支援转变。从等级医院评审、医共体建设、教学查房、三四级手术、危重症病例查房、讲座培训、检验质控等方面开展多形式帮扶。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加强人才培养,为受援医院培养技术骨干。注重学科培育,加强科室建设,开展新技术、新业务,使受援医院部分技术实现了“零”的突破,部分学科由弱到强并逐渐发展起来。截至目前,已帮助受援医院申报100余项新技术。

  今年1月,帮扶于田县人民医院成立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成功开展几十台支气管镜,配备无创呼吸机、多导睡眠检测仪、电子支气管镜等设备,开展了慢阻肺、呼吸衰竭、支气管扩张、肺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检查与治疗。同时,还成立了心血管科和老年病科。目前,心血管科已可以独立开展静脉溶栓等急危重病人抢救。下一步将引进血管造影机及相关设备,开展心脏支架或起搏器置入术,进一步满足群众就医需求。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县级医院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龙头和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枢纽,随着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县级医院工作的深入实施,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将继续加大优质医疗资源有效下沉,全方位帮助受援医院提升医疗服务综合能力,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实现看得上病、治得好病、防得了病,切实做好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新起点、新征程上续写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工作新篇章,为乡村振兴筑牢健康基石。

   

  

  

   相关附件>>

  

  

  


原文链接:http://wjw.xinjiang.gov.cn/hfpc/zhxx1/202205/309b60cd4a0d4d50b744eba44c85f8fb.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 政讯通•食品安全综合资讯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