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党员 冲锋在前

时间:2022-05-20 来源: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作者:佚名

  

  微信图片_20220509135653.jpg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等于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胡科迪,作为大兴区人民医院的一名普通党员,一名青年医务工作者,始终以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走在前做表率的行动自觉,在疫情防控中“冲锋在前”,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和勇气参与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医护人员的医者仁心和医德本色。

  从2020年10月底,抽调全市第一批疫苗接种工作人员,到2021年7月临时抽调亦庄喆啡酒店隔离点医疗保障任务,到2022年春节前奔赴冬奥保障一线,再到4月参与大兴区二级流调队工作,长期驻扎在隔离点及核酸检测任务……作为一名青年医务工作者,胡科迪以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始终冲锋在前,在人民需要的时刻,他毅然白衣执甲,成为了一名抗疫“逆行者”。

  作为第一批疫苗一线接种人员,接到任务时,胡科迪深感自身的责任重大,努力学习区卫健委和医院组织的相关各项培训内容及材料,并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考试,取得疫苗接种资格证书。因为当时疫苗对大家来说是新鲜事物,对重点接种人群需要做大量沟通工作,比如沟通接种禁忌症、接种后注意事项及可能有哪些不良反应等,胡科迪始终以积极、热情的工作态度化解了被接种者的种种顾虑,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2021年7月,疫情再次席卷而来,忙完1天的临床工作,胡科迪刚回到家,就接到了医院通知,来不及与家人过多解释,简单收拾了行李,就奔赴抗疫一线,到隔离点后马上组织驻点工作人员培训的七步洗手法,穿脱防护服,三区二通道、医疗垃圾处理等工作,并马不停蹄准备物资,布置场地工作,从隔离酒店开始接收隔离人员第一刻开始,每天早上8点到次日凌晨1点。一直在陆续接收,直到第三天97个房间全部收满,每日定期核酸(口咽、鼻咽)采样,并密切关注隔离人员的体温波动及健康状况,照顾隔离人员的情绪,一一沟通,打消其疑虑及恐惧。隔离人员中有部分老年人有慢性疾病,需要长期药物维持,胡科迪每天都会进入隔离房间进行血压血糖等监测。在隔离点连续工作的38天,长时间、高负荷的工作,已经让胡科迪很久都没有好好睡上一觉了,不过即使再忙再累,他都坚持问题不过夜,事事往前赶,受到了隔离人员和同事的一致好评。

  2022年1月22日下午,接到市卫健委紧急通知,胡科迪授命去保障“北京冬奥会”,由于时间紧,任务重,驻守时间长,又恰逢中国传统“新春佳节”,看着眼前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胡科迪还是选择了“大家”,毅然决然的加入到了冬奥保障的队伍中。当脱下厚重的隔离服,回到驻地,手机里有数条短信及未接来电,才意识到当天是万千家庭团圆的除夕夜。当看到孩子发的数条语音叫“爸爸”,直到爱人发的“知道你忙,孩子睡了,家都好,勿念”,虽然平日他很少表达自己的感情,但此时却早已泪流满面。从开始制订冬奥医疗保障规划方案时的忐忑,到筹备冬残奥会工作时的游刃有余……3月14日保障任务圆满完成,胡科迪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和一名医者的担当。

  2022年4月1日接到医务科通知,紧急抽调胡科迪参与组建大兴区二级流调队。面对新的工作挑战,他积极学习流行病学调查培训资料,参与病人、密接人员和次密接人员的电话及上门流调工作,并到污染场所进行消毒等相关工作,完成区应急队的培训、考核工作50余人次。沧海横流方显党员本色,迎难而上尽展党员担当。胡科迪只是众多党员中的一员,千万医务工作者的缩影,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坚守岗位,履职尽责,用使命担当、无畏风险,保障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原文链接:http://wjw.beijing.gov.cn/xwzx_20031/jcdt/202205/t20220520_271743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 政讯通•食品安全综合资讯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