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体系的财务考虑(质量成本)

时间:2019-08-15 来源: 作者:

  质量体系的财务考虑(质量成本)

  质量体系的财务考虑是必要的,因为:

  --质量或非质量对一个企业及其组织实体的盈利和亏损具有显著的影响;

  --通过改善工作的效率和效益可以减少损失和提高顾客满意程度;

  --所以,用企业经济性(财务用语)度量质量体系的有效性,是很重要的。

  财务报告可以与企业成本核算并存,或与企业成本核算相关联。

  这些报告必须具有透明度,并且能够进行长期比较和趋势描述。

  提示:对外部审核员只须证明特征数值和趋势,不必出示绝对数值和总额。

  05.1 是否规定反映质量体系有效性的财务报告的编制方法?

  要求/说明:

  对有关质量体系要素的财务的收集、分析和表达有着不同的方法。

  财务报告的编制方法取决于各个企业特有的结构、组织实体、活动以及质量体系的完善程度。

  采用已熟悉的方法,并非就排排斥其他方法和这些方法的修改与组合。

  必须有相应的程序、方法与成本结构(见提问05.2至05.4)。(例如采用指导书、分发证明、成本核算点和成本计划,所有财务费用汇总到企业的最高管理者。)

  有关质量体系活动的财务核算方法,可以应用以下方法,例如:

  ●质量成本法:

  -预防成本

  -鉴定成本

  -内部和外部故障成本

  ●或过程成本法(盈利-关系-计算)通过:

  -符合性成本

  -非符合性成本

  ●或质量损失法(质量损失核算)通过:

  -内部和外部损失(不符合质量要求)。

  结合故障与故障的原因,必须向企业的最高管理者报告费用的高低、经历和其分析情况。

  提示:详细说明只是内部质量审核的事情。对外部审核员只需证明程序的存在。

  企业有如下任务:统计反映质量体系效果的财务特征数据,描述造成的原因和相应的时间,加以分析、采取改进及预防措施并跟踪其有效性。

  05.2 有关负责人是否定期编制财务报告,并作数值分析?

  概念解释:

  关于质量活动的财务报告应该由有关负责人定期编制,并作数据分析。由此确定改进措施与目标。

  要求/说明:

  报告必须以一目了然的形式对经营活动指数,如销售量(件)、营业额或增值量,以便了解企业的现实情况。特征指数和测量值必须向目标值看齐,趋势和改进的潜力必须清楚,以便针对下一阶段确定质量目标、成本目标和改进措施。

  05.3 是否具有由于未达到质量要求(不合格)而造成内部损失的证明?

  概念解释:

  内部损失是指在供货前由于未达到质量要求所造成的损失。内部损失的产生是由于返工、工作环境(人机工程)太差等因素而造成的工作效率降低。由于产品在供货前未达到质量要求而造成的故障成本也属此类(如:重复地进行服务,从新生产,返工,重新检验,报废)。

  要求/说明:

  这些成本和费用涉及,例如:

  -报废

  -返工

  -数量偏差

  -价值降低

  -未计划的筛选检验

  -重复检验

  -调查问题

  -故障造成的停机时间

  -未达到开发要求。

  这类成本的重点必须从成本的原因按照时间、生产和产品来描述。

  05.4 是否具有由于未达到质量要求(不合格)而造成外部损失的证明?

  概念解释:

  外部损失是指供货后有形和无形的损失,它是由于未达到质量要求而造成的损失。

  有形损失是指由于产品供货后未满足质量要求而造成的故障成本(例如:挑选、返工、返修、保修、退货、直接成本和赔偿、追回产品、产品责任成本)。

  典型的无形损失,例如由于顾客不满意儿影响产品以后的销路。

  要求/说明:

  有关的费用有,例如:

  -担保

  -折扣

  -检查问题

  -追回产品

  -产品责任

  也可能是:

  -企业形象损失

  -顾客由于不满意而转向其他供方。

  这类成本的重点要从成本发生的原因,按照时间、生产和产品来描述。

政讯通•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 政讯通•食品安全综合资讯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