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知识152:茶水表面出现薄膜,是茶叶或茶杯脏引起的吗?

时间:2023-10-09 来源:食品安全内参编辑部 作者:

茶水表面的神秘茶膜一直是茶爱好者们讨论的话题之一。这层微薄的膜状物质略带虹彩,触摸时会像浮冰一样散裂开,勺子表面还会沾上棕色的物质。实验证明,水的硬度、PH值、茶浓度和冲泡温度都会影响茶膜的形成。

image

茶膜并非简单的一层油膜,而是由氧化的茶多酚、碳酸钙和盐等物质组成。水中的钙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是茶膜形成的关键因素,水质越硬,碳酸钙浓度越高,就越容易产生茶膜。相反,使用纯净水泡茶时,茶膜几乎不会出现。

image

另外,茶的品种也影响茶膜的形成。在白茶、黄茶、绿茶或轻度加工的乌龙茶中,茶膜基本不会形成;而红茶则容易形成茶膜。这是因为红茶是全发酵的茶叶,其发酵时间较长,氧化程度在70%至95%之间。

image

那么,这层茶膜对人体有没有危害呢?

可以放心的是,茶膜只是附着在有机物表面的一些难溶小颗粒,它既没有味道,也没有口感,对人体并无危害。因此,我们无需过于纠结是否过滤掉茶膜。


关注小政,更多食安信息等您了解。

食品安全【全国食品安全综合资讯中心】招募特约编辑,关注食品安全,舆情动态,依法维权,依法行政,欢迎您加入010-57744787、010-57469288。

食安综合资讯中心

政讯通•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 政讯通•食品安全综合资讯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