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扫码点单获取个人信息?法院判商家赔5000元!

时间:2023-11-21 来源:食品安全内参编辑部 作者:

近些年,扫码点餐在餐饮行业被广泛应用

扫码点餐的方式不仅能帮店家节省人工成本

顾客想加菜也可以直接扫码,不用一趟趟的叫服务人员

但有利必有弊,目前有些店如果想人工点单,服务员会告诉客人直接扫码点,或者点餐高峰期会出现不扫码就无法点餐的情况,这些情况反而给不习惯使用手机的客人带来了不便

当然,面对现代科技,还有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信息泄露。不少扫码点餐的小程序,都需要先关注店家的微信公众号,再跳转小程序点餐,点餐时还需要授权自己的个人信息,如果不授权就无法点餐

扫码点餐示意图

最新案例

近日,北京法院通报了一起有关餐厅强制顾客扫码点餐获取个人信息且无法删除的案例。顾客孔某在某餐饮公司用餐时,被告知只能通过扫码点餐,点餐首先要关注某餐饮公司微信公众号,授权商家获取消费者的微信昵称、头像、地区、性别、手机号码等信息,才能进行线上点单

在此过程中,孔某被注册为该公司会员,个人信息被商家获取,并无法自行删除。于是孔某将该公司告上了法院,要求停止侵害个人信息权益的行为。


法院判决

根据以上种种,法院判决该公司要删除孔某的个人信息,书面告知孔某信息的处理范围和方式,向孔某赔礼道歉,还要赔偿孔某为保全证据花费的公证费用5000元

商家为了方便客户,提供更多点单方式无可厚非。但不应该强制获取他人信息,通过不授权就无法点单等方式“捆绑”客户。这不仅影响客户的用餐体验,严重的甚至会对簿公堂,得不偿失。餐饮公司需要告知顾客可以选择人工点餐,不得强迫顾客扫码点餐,更不能强制获取个人信息。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共同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关注小政,更多食安信息等您了解。

食品安全【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招募食安调研员,关注食品安全,舆情动态,依法维权,行业促进,欢迎您加入010-57744787、010-57469288。

食安法制调研中心

政讯通•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 政讯通•食品安全综合资讯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