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情心被利用?老人卖假水事件引发道德争议

时间:2025-09-19 来源:食安内参编辑部 作者:

近日,上海野生动物园外一名七旬老人长期摆摊售卖“不明饮料”引发热议。有网友称:“看着老人挺可怜的,就在她那里买水了。买完后,旁边的大哥说是假水,一拧发现是被拧开过的。”更令人震惊的是,保安透露其曾用河水灌装。

政讯通

大众最在意的首当其冲是安全问题。景区周边人流量密集,儿童、老人等抵抗力较弱的人群众多。若老人用废弃空瓶灌装不明液体售卖,这些来源不明、储存条件未知的“饮品”,一旦被饮用,极易引发肠胃不适,甚至食物中毒,后果不堪设想。

其次是法律边界问题:老人的行为是否违法?根据《食品安全法》,生产经营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若造成严重食源性疾病,可能面临刑事处罚。若老人故意隐瞒“灌瓶”事实,宣称是正规饮品,还可能涉嫌欺诈,金额达标则可能触犯诈骗罪。尽管不少人认为对老人应从轻处理,但法律底线绝不能因年龄而松动。

目前,城管部门已多次整治,联合多方劝阻,并联系老人村庄与家人,还派人现场提醒路人,但面对高龄违法者,贸然采取强制措施易引发舆论争议,执法确有难处。不过管理有难度,不能成为放任理由

小政认为后续可进一步细化措施:在地铁口、动物园门口等老人常出没的区域,设置醒目的提示牌,用简洁的文字和图示提醒游客;增加巡逻频次,及时劝阻老人的摆摊行为,既守住安全红线,也避免矛盾激化

食安调查【全国食品安全综合资讯中心】招聘食品安全信息员,关注食品安全,舆情动态,依法维权,行业促进,欢迎您加入010-57744787010-56212737

政讯通•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 政讯通•食品安全综合资讯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