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力打造市民满意食品安全城市

时间:2020-11-09 来源: 作者:

  

  

  中国食品安全报讯 日前,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在深圳前海隆重举行。回望深圳40年,是奇迹发生的地方,除了经济发展走在全国前沿,无论是食品安全监管创新举措,还是市民对食品安全满意度都走在全国的前列。40年来,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新食品安全监管。作为全国食品安全满意度第一和广东省首个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深圳,深圳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大刀阔斧、大胆尝新,充分发挥先行示范区的引领作用,全面提升市民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方面创造出了一条条领先的经验。

  2018年4月27日,深圳印发了《深圳市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建立供深食品标准体系打造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市工作方案(2018-2020年)》,打造了深圳食品安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全覆盖、全方位的治理体系,让市民吃得安全放心和健康营养;实施全新的食品安全战略,是对改革创新举措要求的重大实践。

  数字食安更透明,食安系统信息化建设,打造智慧食安。目前,深圳已经建成全国市场监管系统首个智能指挥中心,形成巡查、检测、执法“三网”联动。全市200平米以上餐厅和学校食堂后厨全部安装高清摄像头,消费者、经营者通过手机扫码查看后厨实时视频。实施阳光智慧餐饮工程,建成11条广东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街、2个广东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学校食堂示范区、1个深圳市学校食堂示范区;并以社区居民、工业园区和产业园区的员工为主要对象,规划建设安全卫生、邻近方便、价格实惠的熟食中心25家。开发“互联网+明厨亮灶”智能系统,平均9秒即可完成一张图片审核,可线上巡查餐饮单位。

  食安工作共治理,“红马甲”让食安共治更有力量。深圳坚持“最广泛的参与”,汇聚民意民智,整合各方资源,形成社会各方良性互动的社会共治格局,推动食品安全共建共治共享。深圳建立了食品安全工作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常态化监督参与机制。2015年9月以来举办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季度座谈交流活动16次,成为食品安全监管领域倾听民意、广纳民智的重要平台。深圳成立了深圳市食品药品安全志愿服务队伍,注册食药志愿者1万多名。同时,发动食药志愿者开展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社会监督举报行动,为监管部门提供活禽非法交易等违法线索226宗,成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重要力量。

  食品快检更便捷,在家门口就能快检食品。深圳建成了覆盖全市74个街道的食品安全快检“一街一车一室一中心一基地”,截至今年8月7日累计完成快检199万批次,销毁不合格产品48吨,免费接受市民送检8.4万批次,实现市民家门口的食品安全风险防控。

  全面开展食安宣教,让执法更透明。每年开展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校园食品安全宣传月、深圳食品检验检测技能竞赛等活动,顺利举办深圳市首届食品安全美食节。全面开启“透明监管+阳光执法”新模式,由“星期三查餐厅”栏目所延伸出的9号查酒、食安探源、农产品任你查、食盐经营质量安全阳光执法行动等透明执法宣教活动,让市民“舌尖上的安全”实现全面真实可感知可追溯,共同营造“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联动52家社会机构走进居民生活小区进行“社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建设,开展食品抽检信息推送、现场检测、食品安全工作坊体验、主题培训、科普教育等活动,覆盖全市超过60%的社区。

  “全链”监管更省心,“菜篮子”智慧升级,保障餐桌食安。深圳实现了食品安全从种养殖到生产、流通、消费领域一个部门的全链条监管,从田间到餐桌“一道门、全覆盖、可追溯”的监管体制初步构建。在源头管控环节,深圳大力推进农产品基地建设,目前已完成市级“菜篮子”基地认定147个。


原文链接:http://amr.hunan.gov.cn/amr/ztx/spaqx/ssawx/sawxxjlx/202010/t20201022_13889915.html
政讯通•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 政讯通•食品安全综合资讯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