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拿“创意”当借口!仿烟棒棒糖模糊烟糖界限

时间:2025-10-10 来源:食安内参编辑部 作者:

近日,一款外形高度模仿香烟的棒棒糖引发热议:其包装盒类似烟盒,打开包装,棒体被做成香烟造型,设计了“过滤嘴”,能像香烟一样“夹在指间”底部甚至做成了香烟点燃后的样子。商家美其名曰“创意零食”,可这背后,实则是对青少年健康的严重威胁

别拿“创意”当借口!仿烟棒棒糖模糊烟糖界限

商家虽标注“是糖不是烟”,但这种欲盖弥彰的提示,反而强化了“香烟替代品”的暗示。对心智未熟的中小学生而言,这种设计极具迷惑性。他们叼着仿烟棒棒糖恶作剧,在同学的惊叹追捧中,会下意识将“香烟”与“酷”“好玩”挂钩,把吃糖的愉悦感转嫁到烟草符号上,逐渐淡化对吸烟危害的认知。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我国86.7%的吸烟者首次吸烟在18岁前,而仿烟棒棒糖无疑为青少年接触烟草埋下“启蒙种子”

此前多地已下架类似产品,但监管仍存在一定法律空白。有律师指出,目前尚无全国性法律明确禁止其产销,但《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未成年人食品不得危害其身心健康,仿烟棒棒糖的不良诱导,显然违背了“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

商家追求创意与利润本无可厚非,但不能突破社会责任与道德底线。故意模糊糖果与香烟界限的设计,早已超出“趣味零食”范畴。保护青少年免受不良诱导,需要企业自律,更需要法律完善、监管加强。唯有如此,才能为青少年营造健康、纯净的成长环境。

食安调查【全国食品安全综合资讯中心】招聘食品安全信息员,关注食品安全,舆情动态,依法维权,行业促进,欢迎您加入010-57744787010-56212737

政讯通•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 政讯通•食品安全综合资讯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