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5·17 全省预防野生蘑菇中毒宣传日专家呼吁:不采、不买、不卖、不吃野生菌

时间:2021-05-19 来源: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作者:佚名

  

  

  食源性疾病是当前影响中国食品安全、危害公众健康的最主要因素,而误食毒蘑菇中毒是我国食物中毒事件中导致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每年4到10月,随着气温升高、雨水增多,野生蘑菇进入生长旺季,误采误食野生蘑菇中毒进入高发季节。近年来我省野生菌中毒事件多发,对群众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危害。

  据专家统计,我省常见有毒野生菌有日本红菇、大青褶伞、近江粉褶蕈、灰花纹鹅膏、亚稀褶红菇、裂皮鹅膏等,其中灰花纹鹅膏、亚稀褶红菇、裂皮鹅膏是剧毒的。剧毒野生菌中毒可不是拉拉肚子那么简单,会造成肝肾不可逆损害,无特效解毒药。除身体承受极大痛苦外,血液透析治疗更是要付出每天几万元的医疗费用,甚至家破人亡。我省七成以上的中毒都是由有着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采食经验的农民。很多食用菌和有毒甚至剧毒野生菌长得极其相似,凭肉眼及传统经验已不能鉴别,比如灰花纹鹅膏和草枞青鹅膏长得极其相似。用大蒜、银针,凭颜色鲜艳程度、是否被虫咬、固定地点采食等民间常用的辩识方法都不靠谱。

  生命不易,为了防止中毒悲剧发生,湖南师大生命科学院教授、食用菌专家陈作红再次提醒:最安全的方法——不采、不买、不卖、不吃野生蘑菇。(供稿:食品协调处)



原文链接:http://amr.hunan.gov.cn/amr/ztx/spaqx/ssawx/sawzxhdx/202105/t20210518_18247194.html
政讯通•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 政讯通•食品安全综合资讯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