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科技之光 护航新疆农田——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科技援疆纪实

时间:2025-01-09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农产品供应及保障基地,在我国农业战略布局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西部中心)科研人员,在这片富饶的田野上,通过不断地研究和创新,用科技之光照亮新疆农田,书写新疆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举院援疆” 锚定农业主战场

  西部中心成立于2017年9月,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在新疆布局的平台性、应用性、综合性农业科学研究机构。2022年6月,中国农业科学院推进落实“举院抓大事”战略,在西部中心加挂“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援疆指挥部”牌子,多措并举做实做细农业科技援疆工作。为全面提升在疆开展科技工作的整体布局和创新质量,2023年4月召开的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援疆工作推进会暨棉花高质量发展大会,明确了“举院援疆”四大战略任务:推动新疆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促进国际交流合作,为西部中心的高质量建设运行和重要作用的发挥奠定了机制创新基础。

  “西部中心锚定新疆农业强区建设整体目标,奋力担起新时代科技援疆的历史使命。”西部中心(科技援疆指挥部)党委书记、主任(总指挥),棉花研究所党委书记,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党委副书记高雷说。西部中心聚焦新疆粮食单产提升、高品质棉花生产、戈壁生态农业、林果提质增效、作物生物安全、畜禽健康养殖、特色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布局科技力量,组建8支院级、10支所级创新团队,实现“一个重点农业产业一名战略科学家领衔+创新团队”科技攻关模式。立足重大产业科技需求,西部中心始终坚持有组织的科学研究范式,坚持问题导向,一批聚焦产业需求和解决瓶颈制约问题的重大科技项目加紧实施,发挥了科技引领支撑作用。此外,西部中心强化与新疆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新疆农业科学院、新疆农垦科学院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共同研究解决制约新疆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

  西部中心在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引育、平台建设以及国际交流合作等多个领域均取得了重要突破,为新疆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吴孔明表示,科技援疆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全国农业科技力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的重要举措。中国农业科学院要以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科技发展为己任,不断创新科技援疆新范式、新格局,为新疆乃至全国的农业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创新模式 促进粮棉高产

  世界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新疆是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地。面对西部地区农业生产中作物种植结构单一、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员董合林告诉记者,西部粮棉轮作技术创新团队积极进行粮棉等作物轮作技术创新研究,通过深入调研新疆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与农业生产现状,结合农业科技与作物育种技术,创新性地提出了棉花复种模式,有效提升了棉花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为粮棉生产的协调发展与良性循环提供了技术储备,促进了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

  “我和团队2015年开始在新疆进行棉花育种和栽培技术研究,一步步看着自己服务的农户种植的棉花产量增长、收入增加,这是我最高兴的事。”高品质棉花生产模式与技术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宋美珍说,团队在昌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创建了650亩智慧高产示范棉田,以前沿技术创新应用为支撑,系统集成了适于当地优质机采棉品种、增施有机肥、水肥一体化等关键技术,提高了棉花品质。2024年,该示范田籽棉产量达750公斤/亩,实现了高产纪录,为棉花大面积单产提升树立了样板,也成了新疆棉花新品种、新模式、新产品的典范。

  2024年,新疆粮食生产能力实现大幅提升,全年粮食单产达524.8公斤/亩,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30公斤,历史上首次排名全国第一。其中,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离不开技术的变革。“我们基本掌握了玉米高产的规律、路径与关键技术,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滴水、施多少肥,都有了标准化解决方案。”西部粮食作物增产增效关键技术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李少昆说。他带领团队创新了玉米密植高产栽培理论和技术体系,打造了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奇台模式”。该种植模式带动农户种植密度由4000~5000株/亩提升至6500~7500株/亩,增密60%以上;单产由600~700公斤/亩提高至1100~1200公斤/亩,水肥利用效率平均提高20%以上,实现了高产与高效协同发展、增产与增效同步提升,显著提高了种植密度和单产,提升了水肥利用效率,为新疆玉米单产大面积提升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潜心育种 推动产业发展

  种子是农业“芯片”,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关乎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面对新疆地区土壤盐碱化等问题,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员邢朝柱带领团队扎根新疆,潜心研究,培育出了高产、优质、耐盐碱新品种“中棉所193”和“中棉所1813”等,在喀什地区盐碱地大面积示范种植,效果显著。“如果没有好的耐盐碱的棉花品种,种下去的棉花不出苗,或者出的是僵苗、死苗,根本长不大。”邢朝柱说,在中度盐碱地,“中棉所193”和“中棉所1813”出苗率较当地往年种植品种提高30%~50%,平均籽棉产量达400公斤以上,较当地往年种植品种增产20%以上,亩均增收400元,深受棉农欢迎。

  新疆凭借其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丰富的品种资源和广袤的种植面积,成就了“瓜果之乡”的美誉。西部特色林果产业提质增效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王力荣成功培育出“中油蟠7号”“中油蟠9号”等多个桃品种,已成为全国多地的主栽品种,其品种引入新疆后成为当地果农致富的“摇钱树”。和田地区果树种植户艾尔肯·吉力力种了中油蟠系列品种,每亩果园收入超过2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周围200多户农户也种植了新品种桃,走上了增收致富之路。

  西部特色瓜类育种与轻简化栽培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朱迎春带领团队围绕新疆西瓜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主栽品种退化、专用农机具缺乏、病虫害逐年加剧等产业重大需求和关键核心技术瓶颈,选育出了适宜昌吉地区种植的耐贮运、高产大果型品种2个,中果型耐贮运品种2个,高糖小果型品种1个。近年来,昌吉老龙河西瓜逐渐走向全国,成为北京、深圳等城市的应季“尖货”。每年到了西瓜销售季,订购西瓜的客商慕名而来。41岁的褚付义是新疆豫盟瓜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他告诉记者,合作社种植了1万亩西瓜,每年还没到西瓜成熟时就被预订一空了。目前,老龙河西瓜常年栽培面积13万亩,年产量约90万吨,产值超过10亿元,已成为昌吉特色富民产业。

  绿色生产 助力可持续发展

  在当今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我国农业生产正迎来一场深刻的绿色革命。土壤增温、保墒和作物增产离不开地膜,在昌吉州,加厚地膜正日益受到农户的青睐。“我的棉田以前都使用普通地膜,很不利于残膜回收,现在我的500亩棉田已经全部使用加厚地膜了。”昌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棉花种植户刘远鑫告诉记者。针对农田残膜污染,西部中心副主任、绿洲节水与戈壁生态农业创新团队名誉首席科学家何文清说:“我们团队围绕全生物降解地膜和加厚高强度地膜开展技术攻关,并构建了数据管理平台与地膜回收台账系统,为地膜科学使用回收策略及政府决策提供了坚实的数据与技术支撑。”

  利用微生物技术进行防治,可以持续改善土壤微生态条件,缓解连作障碍,同时大幅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实现农作物土传病害的绿色防控,助力新疆棉花产业绿色持续发展。在新疆石河子六分场三连“中棉菌乐土”试验示范田块,棉农邱慎华高兴地表示:“我这100亩棉田常年受到棉花黄萎病危害,是远近出名的‘病窝子’,试用了微生物菌剂‘中棉菌乐土’后,防病效果确实好,棉田里很少发现病株,收成自然高了不少。”据悉,“中棉菌乐土”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病害防控与风险评估团队研发的针对作物土传真菌病害生物防治的创新技术成果。“中棉菌乐土”不仅适用于棉田,还可用于辣椒、西瓜、草莓、番茄、茄子等多种作物,均具有显著的防病增产效果。

  在充满希望的新疆农田上,西部中心的科研人员们以其坚韧不拔的探索精神和创新实践,以科技兴农、产业兴国的实际行动,点亮了科技之灯,照亮了新疆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为新疆农业发展树立了典范,为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

政讯通•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 政讯通•食品安全综合资讯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