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雨秋收:一边是抢收忙,一边是“发霉玉米上桌”谣言乱

时间:2025-10-14 来源:食安内参编辑部 作者:

近期,黄淮海地区玉米进入集中收获期,然而持续的阴雨天气给秋收工作带来了困难。一则“今年玉米都不能吃了,发霉玉米正被端上餐桌”的传言在社交平台发酵,引发不少消费者恐慌。对此官方及时辟谣:该消息不实,霉菌毒素超标的玉米会直接销毁,不会流入食品链。

阴雨秋收:一边是抢收忙,一边是“发霉玉米上桌”谣言乱

公众的担忧情有可原,但源于一个普遍的误解:误以为所有玉米都直接供人食用。实际上,玉米虽是我国三大主粮之一,但其主要用途是饲料消费和工业需求,供应食用的占比相对较少。当前面临霉变风险的主要是“普通玉米”,也常被称为“饲料玉米”,这与我们日常食用的鲜食玉米是两回事。

即便在饲料与加工领域,霉变玉米的处理也有严格规范:大型收购点会通过色选脱霉工艺处理,有效去除霉变籽粒,经检测符合安全标准才能使用;轻微超标者仅能用于工业酒精制作,严重超标则必须销毁,严禁用于食品或饲料生产。

应对阴雨天气,各玉米主产区正全力以赴抢收、晾晒、烘干,多措并举控制霉变。大众最担心的黄曲霉素风险,其实我国明确其在玉米中的含量不得超20μg/kg。且从田间到餐桌有多重防控:收获后及时晾晒至含水量≤14%,储存保持干燥通风,仓库定期检测温湿度,正规流通的玉米还会经多层检测筛查,即便肉眼无霉斑也能防隐患。

粮食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但传言更需理性甄别。我们关注的焦点,应从对不实传言的担忧,转向对广大农户在不利天气下抢收粮食的理解与支持。

食安调查【全国食品安全综合资讯中心】招聘食品安全信息员,关注食品安全,舆情动态,依法维权,行业促进,欢迎您加入010-57744787010-56212737

政讯通•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 政讯通•食品安全综合资讯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