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高位推动 突出创建为民全力打造“食安东营”品牌

时间:2021-08-09 来源: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作者:佚名

  自2017年启动省级食品安全城市创建以来,东营市将创建工作作为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实施食品安全战略的重要抓手,树牢以人民中心的发展思想,从强化组织领导、加大投入保障、压实各方责任、推进社会共治四个方面持续发力,有效破解了一批食品安全监管难题,全市食品安全形势稳定向好,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一、主要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各方责任。市委、市政府对创建工作高度重视,召开了高规格的动员会议,全面部署创建工作任务。成立由市长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创建工作办公室,下设14个专项小组,由相关部门分管领导担任组长。建立了会议、督查、通报、考核等制度,明确工作要求、任务分工和奖惩办法,针对68项创建指标,实行责任制管理。创建以来,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多次研究食品安全工作,先后出台了《食品药品安全“十三五”规划》《加快推进“食安东营”品牌建设实施方案》《食品安全评议考核办法》等一系列文件,为全面加强食品安全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加大资金投入,提升监管能力。创建期间,市区两级将食品安全工作经费足额纳入财政预算,建立财政投入逐年增长机制,全市食品监督性抽检每年均在7批次/千人以上。连续4年将食品检验检测能力提升工程列入政府投资项目,在全市农贸市场、学校食堂、大中型商超建设87处快检室,年快检食品50余万批次,基本实现流通领域快检全覆盖。市食品药品检验中心购置5861平米的实验楼,新增995万元的检测设备,具备了12300个食品参数的检验资质。4个县区均整合成立综合性检验检测中心,各涉农乡镇(街道)建立速测室,配备专职检测人员,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快检服务。

  (三)加大监管力度,严控风险隐患。农业农村、海洋与渔业等部门紧盯田间地头,推动关口前移,加强源头治理管控,深入实施产地环境治理、农药减量使用、畜禽产品质量提升等行动,提前完成农药使用零增长目标,累计投资6240万元,建成4个病死畜禽专业无害化处理厂,出台财政补贴措施,严把病死畜禽流入关。市场监管部门坚持过程严管、风险严控,全面落实食品生产经营分级分类监管,采取飞行检查、责任约谈、风险警示、风险会商等措施,加强质量管理,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开展餐厨废弃物集中整治行动,投资建设餐厨废弃物集中收集处理厂,日处理量达100吨。积极破解农村集市食品安全监管难题,制定了农村集市食品摊点管理办法,明确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监管职责。坚持将“严打重治”作为改善食品安全环境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完善“三安”联动机制,强化行刑衔接,创建以来,全市共查处食品违法案件3100余起,有力震慑了食品违法犯罪行为。

  (四)推动社会共治,提升群众满意度。市县两级人大、政协组织多次食品安全工作专题询问和调研,提出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推动工作落实。开展“志愿同行,共创食安”创城志愿服务活动20余次,“党建引领、食安共创”活动征集创城献策179条。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及时向社会公布监督抽检、行政处罚等信息,制定完善投诉举报管理制度,规范办理流程,食品相关投诉举报办结率、回复率和群众满意率均为100%。创新食品安全社会模式,依托全市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体系,融合推进食品安全管理,弥补基层监管力量不足问题。加大宣传力度,投入100余万元开展全媒体、全方位的宣传攻势,打造党报党媒、微信微博、科普基地、志愿服务、健康讲堂“五大阵地”,食品安全科普宣传覆盖全部乡村、街道社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营造了人人关心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二、主要成效

  一是食品安全监管责任进一步强化。围绕创建主题,各级党委、政府先后出台了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实施意见、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工作责任清单、食品安全工作评议办法等政策文件,将食品安全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指标体系和督查检查事项,健全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考核评价、督查督导等工作机制,夯实了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

  二是食品安全状况显著改善。创建以来,各部门进一步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以源头控制和过程监管为重点,以机制创新为突破,采取系列创建举措,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近年来,全市食品安全总体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生产企业自查覆盖率、学校食堂“明厨亮灶”率和量化分级B级以上率均达100%,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食品安全事故底线。

  三是食品安全监管能力明显增强。按照创建标准要求,各级加强基层监管机构建设,充实监管力量,开展业务培训,推动执法队伍向年轻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全市所有涉农乡镇(街道)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市县两级公安机关设立了打击食品安全犯罪专门机构。大力推进基层标准化建设,各县区累计投入1600多万元,为基层监管所解决了办公用房,配备了执法车辆、移动终端和快检设备,有效保障了监管工作开展。

  四是促进了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安全、健康、口碑”为核心,坚持“点线面”立体化推进,深入实施“食安东营”品牌建设,助力产业转型升级。截至目前,全市已创建省级食品生产经营示范单位237家,建成省级农业标准化基地40家,国家级畜牧标准化示范场、省级畜牧标准化示范场分别达到18家、87家,有效期内“三品一标”认证产品589个,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原文链接:http://amr.shandong.gov.cn/art/2021/6/17/art_93602_10290710.html
政讯通•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 政讯通•食品安全综合资讯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