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日期前最佳”和“保质期至”,哪个是安全红线?

时间:2025-10-15 来源:食安内参编辑部 作者:

逛超市时,你是否留意过食品包装上的日期标注?有的写“此日期前最佳”,有的标“保质期至”,这两种说法仅差几个字,含义却天差地别。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监督员教大家搞懂两者区别,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风险。

“此日期前最佳”和“保质期至”,哪个是安全红线?

首先要分清两者的核心定义:保质期至(也叫失效日期)是法律规定的安全底线,超过这个日期,食品可能发生变质,食用存在安全风险。这类标识常见于鲜肉、冷藏食品、熟食等易腐坏产品。

“此日期前最佳”(也叫最佳食用期)更侧重口感和风味”。在此日期之前,食品能保持最佳风味、口感或营养超过日期后,只要储存得当,大多数情况下仍可安全食用。这类标识常见于罐头、饼干、干货等保质期较长的食品。

那么,过了最佳食用日期的食品究竟能否食用?这需要具体判断:罐头、干货若包装完好、无胀气异味,通常可安全食用;饼干、薯片可能口感变差(如受潮变软),但一般不危害健康;乳制品、肉类则要格外谨慎,即便未过保质期,也要仔细观察是否有变质迹象。

特别提醒:婴幼儿食品、开封后的即食食品,即便没过最佳食用期,也建议尽快吃完,避免滋生细菌。

总之,保质期至是安全红线,过了就别吃;此日期前最佳是风味提示,过了可通过感官判断是否食用。学会区分这两个日期,既能避免因误解浪费食品,也能守住饮食安全的底线。

食安调查【全国食品安全综合资讯中心】招聘食品安全信息员,关注食品安全,舆情动态,依法维权,行业促进,欢迎您加入010-57744787010-56212737

2资讯中心

政讯通•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 政讯通•食品安全综合资讯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促进中心